【宣纸知识】第五章,发明纸药对造纸业产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10 00:00:00    点击:3513   



第五章【发明纸药对造纸业产生的影响】

纸药对造纸的影响



野生杨桃

   纸药的出现对造纸业产生巨大推动性。纸药是指在造纸过程中把猕猴桃藤、槿叶、野葡萄、黄蜀葵根、榆皮、沙松根、仙人掌等植物的茎、叶或根,经过水浸,搓揉,捶捣等工序获取的粘性汁液,并将这些汁液加入到纸浆中,以利于悬浮纸浆,使生产出来的纸张均匀,分张等作用。古代造纸,如果没有纸药的掺入,抄出的纸就没有连续性,每抄一张,只有待晒干后,才能抄下一张,这样既费时又费工。纸药的出现大大提高抄纸效率,上千张抄出来的湿纸可以直接叠压在一起,形如豆腐状,在经压榨去除水份,便能一张张的揭分起来,粘在烘墙上即成。



刚捞出来的纸帖

但是关于纸药的出现源于何时,除相关史料记载外,大多认为是蔡伦的发明,至今在宣纸产地泾县小岭乡,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纸圣蔡伦死后弟子孔丹继承师传的造纸事业,他发现每次捞出的湿纸不能堆放在一起,这样很难分出张页来,需抄一张晒一张,孔丹为此苦闷,一天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拄拐杖走到纸槽边,只见老者将拐杖伸进槽内,左右各搅了几下,随后丢弃拐杖悄然离去。纸工们这时才发现经老者用拐杖搅过的纸浆悬浮在槽内,抄出的纸居然光洁均匀了,而且可摞在一起,并能揭分出张头来。孔丹思量片刻,觉得老者很像师傅蔡伦,这才顿悟过来,原来师傅来下界点化我呢?于是拿起师傅丢弃的拐杖,上山寻找这种木质。最后终于找到了这种古老的造纸粘合剂——猕猴桃藤,也称杨桃藤。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发现多种可做纸药的植物。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这些均缺乏文献根据。是关蔡伦造纸的文献记载从未提及有关蔡伦与纸药的记述。蔡伦发现纸药之说实不足信。至于孔丹其人即无生平记载,又无史料记载,仅有几个传说于世,也只能作传说定论了。但是手工造纸所使用的纸药到底受何启示,谁是最先发现和最早使用者,以及最早使用的纸药是那一种,恐怕现在谁也无法回答清楚。就目前所能看到最早记载使用纸药的文献是南宋周密(1232-1298)所著《癸辛杂识》:“凡撩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以撩,无则占粘,不可以揭。如无黄葵,则用杨桃藤,槿叶,野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以上的记载并不说明南宋时才发明了纸药,而是说明南宋时造纸业早已开始使用纸药。这就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一样,并非在他发现这一规律时,物种正在进化中,而是当你认识到这一规律时,恐怕物种早在几万年前早已进行完成,因此,任何的发明和发现都要早于文字的记录,有的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假如纸药真与蔡伦有关,从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里,为何就没有一鳞半爪的文字记录,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杨桃藤(纸药)

1928年在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旧城出土了后秦白雀元年(384年)时施胶纸。经检验,纸内尚存有淀粉糊,并经细石砑光。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施胶纸。另外从新疆发现的东晋古纸中亦有淀粉糊剂和含有地衣制成的胶粘物质的痕迹。因此,潘吉星先生揭秘纸药的发明得益于早期使用植物淀粉剂技术的启发。是在纸药发明之前早就采用的一种技术,目的是增强纸浆的浓度,有利于纤维的悬浮。而且我们认为,这种淀粉黏液未必是在纸浆中添加的,也有可能是在纸张制成以后涂布在纸上面的。此外,古纸中的地衣这种胶料的来源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未必是有意添加。所以,发现纸中含有胶料并不能作为使用纸药抄纸的实物证据。但早期的淀粉剂与地衣制成的胶性物质却启发了后来纸药的应用,从《癸辛杂识》中看出宋人对纸药防止湿纸间粘连这一功效已有明确的认识。“无则占粘不可以揭”。这里说明如果不采用纸药,湿纸间就容易粘连在一起,而无法揭纸。唐以前所造的纸幅式较小容易掀揭分离,因而对纸药的要求并不高。唐代以后,造纸的规模已远远大于以前,而且纸幅越做越大,如果采取压榨法脱水揭分这些工序的话,就必须使用纸药了。



仙人掌(纸药)

那么纸药的诞生极有可能在唐朝已出现小范围的使用,唐代的加工纸业很发达,宋米芾在《书史》中有“是唐畿县经狱捶熟纸”的记载,这证明“捶纸”技术唐代已出现。米芾在《书史》又说,凡名迹的底子,均详记名称。其中记述颜真卿所书《争坐位帖》是唐畿县狱状捶熟纸。明高濂《遵生八笔》中对“捶纸”做法有详细记载,但明代记录的捶纸中加入黄蜀葵纸药,未必就是唐代的原始工艺。唐代的手工纸已用纸药。但这时期是绝不可能大量使用纸药的。也只能作为推测了。综上所述,我们依然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我们暂认为,纸药的发明不会早于唐代,而普及使用纸药可能在两宋时期。



蜀葵(纸药)

但纸药的应用不是所有的造纸都用的上,在陕西凤翔县造的手工麻纸,长安县土法造构皮纸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造纸均不采用纸药,现今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傣族手工造纸是捞纸时将纱布先放入纸槽浅浸入水中,纸浆在纱布上,用手轻轻搅动,拍打,这样纸浆在帘上被悬浮,然后捞起纱布帘,置阳光下晾晒,干后揭起。以上这些不经纸药造出的纸,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使用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负暄野录》载:“新安玉板色理极腻白,然质性颇易软弱。今士大夫多糨而后用。”北宋易简《文房四谱》记载:“今江浙间有以竹为纸。如作密书,无人敢拆发之。盖随手即裂,不复粘也。”为什么当时的这些纸的韧性和强度竟然如此脆弱呢?其实问题的所在,主要是这些纸是未采用纸药的纸,从纸的制造过程来看,即使出现粘连不易揭,其纸体厚而不匀,在加上纸质密度不够,造成了纸表粗糙不平,松软无韧。这样的纸在反复折叠中肯定是很客易折断,加纸药厚抄制的纸薄而均匀,纸表光滑,坚密,韧性极强,可随意折叠而不断。其次是不加纸药造纸只能一张一张抄纸,因此生产效率很低,且成纸率少,质量差。



竹浆纸

  造纸的纸药多是造纸产地采用本地植物提取的,如四川产的川纸,就是取用当地生长最多的植物秋葵(即黄蜀葵),而宣纸生产一直是采用安徽皖南境内最丰富的猕猴桃藤。其实能做纸药的植物并非就几种,仅常用的就有几十种,甚至连马铃薯、魔芋等一些食品也可作为纸药。从古文献中记载的纸药种类,主要是,南宋周密《癸辛杂识》提到“黄葵梗叶,杨桃藤,槿叶,野葡萄四种”。《徽州府志》记载徽州造皮纸用“杨桃藤”。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福州造纸所用纸药“形同桃竹叶,方语无定名”实为猕猴桃藤。清末黄兴三《造纸之法》记载浙江常山造竹纸用纸药为“木槿汁”。古文献记载的纸药应远不止这些,真正可用以作纸药的植物,就近代林存在其《福建之纸》中载,仅福建闽江流域所用纸药就有,野枇杷根,毛藤,狗屎胆,六藜草,臭香紫,虎尾根,榄根,榔木叶,楠叶,胶树叶,涎叶,山叶汁,杜仲根,柏树根,白银树根,松罗树叶等十多种。各地使用的纸药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现以简表形式附后。














徽艺轩郑州大学路店




云岭牌宣纸注册商标




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得特大优惠




上一篇:【宣纸知识】第四章,近代宣纸发展史
下一篇:【宣纸知识】第六章 纸的种类(麻纸)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