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重要原材料“青檀树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1 00:00:00    点击:2795   

徽艺轩郑州经五路店


蒸煮青檀树皮



手工纸原料制成纸浆,蒸煮算得上是最为重要也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在传统手工纸当中,除了生料竹纸没有蒸煮工序,其他纸种至少都得蒸上一回,一些精工细作的纸种甚至要经过三番四次重复蒸煮才能完全制成纸浆。人们之所以不辞辛劳一遍又一遍地蒸蒸煮煮,主要还是因为要想把原料分散成单根纤维,必须得搞掉其中一种重要成分——木质素,这可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主。

简单来讲,蒸煮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脱除原料当中的木质素。从化学成分上来看,造纸原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也就是所谓的“三大素”。前文所说果胶、树脂、淀粉啊神马的,其实都是小角色,“三大素”才是造纸学里的正角儿。蒸煮当中尽管也会去除原料中的残余果胶、树脂、淀粉、蛋白质等杂质,但就造纸过程而言,最紧要的还是脱除木质素。


天工开物》中的“煮楻足火”指的就是蒸煮

在植物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纤维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木质素则是将万千纤维连成一体的粘合剂。如果把纤维细胞比作钢筋,那木质素就是粘合钢筋的混凝土。蒸煮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搞掉这些混凝土,露出一根又一根的钢筋来。 

蒸煮

蒸煮

在传统手工纸中,依据所用药剂的不同,蒸煮主要分石灰蒸煮和草木灰蒸煮两种方式。二者都是碱性蒸煮工艺,依靠高温状态下的碱跟木质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碱木质素,将其从原料中脱除。公号先前聊到各种纸的制作过程时,多次提及这两种蒸煮套路,关注传统手工纸的朋友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蒸锅




石灰蒸煮

顾名思义就是用石灰作为蒸煮药剂,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就已掌握石灰的制造和使用技术。有学者考证,石灰用于造纸可能源自于石灰“沤麻”,以石灰制浆算是最为古老的化学制浆技术了。 

传统手工纸蒸煮所用石灰必须是新消化的熟石灰浆,新制的灰浆碱性比较强,以均匀的糊状为佳。将树皮、竹料等原料浸入石灰浆中裹匀,待其挂上浆后捞出,俗称“浆灰”,浆灰后常需堆沤一两天,使碱液浸透原料后便可入篁锅蒸煮。



浆灰

蒸煮时有的采用蒸法,水在下面的锅中,以蒸汽加热原料。也有采用煮法,在整个篁锅里灌满水,烧火开炖。相较而言蒸法要更好一些,蒸汽的加热效率高,碱液浓度也更大,脱出的木质素随冷凝水流入下方的锅里,避免其重新在纤维中沉积。蒸煮时间各个产区也长短不一,短则一两天,长则七八天。当然这根原料和纸种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原料木质素含量不同,蒸煮时间自然各不相同。不同的纸种不同的工艺,对蒸煮的需求也各有区别。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蒸煮

由于石灰的溶解度较低,碱性较为缓和,对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小,而且脱色、脱脂和脱胶作用较好。以石灰蒸煮的纸浆强度高,白度好,成纸强韧绵软,火气小,吸墨性好,有非常优秀的笔墨效果。许多书画爱好者更加亲睐传统工艺制成的手工纸,原因便在于此。 

草木灰蒸煮

即以草木灰或其提取的土碱作为蒸煮药剂,最早起源何时尚不得而知。由于草木灰中含有氧化钾和碳酸钾等碱性物质,可以取代石灰蒸煮制浆。草木灰制浆大致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直接以草木灰裹上原料,混合均匀后蒸煮;另一种是用热水浸渍草木灰,提取澄清的碱液,以碱液或烧干制成的土碱蒸煮原料。相较而言第二种方法更好,第一种方法会把草木灰中的杂质引入纸浆,影响成纸品相。 

胡杨土碱


由于不同地区烧制草木灰的原料不尽相同,其碱性也有很大的差别。譬如和田桑皮纸所用的胡杨土碱,南方所用的桐壳碱(俗称冰碱)等木灰碱的碱性要强一些,其他产区也有用竹灰碱、荞麦杆灰、稻麦灰等等。草木灰蒸煮既可以单独蒸煮纸浆,如东巴纸、藏纸、和田桑皮纸都是用草木灰碱单独蒸煮;也可跟石灰搭配多级蒸煮,先用石灰蒸煮一次,再用草木灰碱二次蒸煮,乃至三次、四次……明清时期的宣纸便是这个套路。 


宣纸的碱蒸

使用草木灰蒸煮的纸张除了具备更好的白度和纤维纯净度以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性——亲墨性好,很多书画家认为灰煮的纸张书写感更佳,墨色更“润”,书画效果明显优于烧碱蒸煮的手工纸。我国云贵地区至今仍有少数纸坊采用灰煮工艺,制成的纸张色泽温润柔和,书写时有笔墨相吸,纸墨相宜之感。日本纸中标有“灰煮”的产品往往都为优质纸种,售价明显高于其他和纸。宣纸尽管在1893年以后改用纯碱替代土碱进行多级蒸煮,但碳酸钠跟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性质较为接近,宣纸在墨色上一直都能独领风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徽艺轩郑州大学路店




云岭牌宣纸注册商标




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得特大优惠









上一篇:竹纸,到底是连四纸,还是连史纸?
下一篇:【宣纸知识】第一章,纸的起源1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