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星】李明山水画(中原篇)

发布时间:2019-06-02 00:00:00    点击:1964   



李明简介:

1966年4月生于郑州,祖籍河南唐河,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四个一批”人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97中国画坛百杰,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美协山水画艺委会主任,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


心灵写照与自然表现的综合体现
——太行写生考察的点滴感悟


                                                文/李明



▲  丁酉石板岩写生之一?36cm×38cm?2017年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得到了全国文艺界的广泛响应。作为河南省书画院的一名专业画家,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的深扎地区是豫西北的太行山区,对我而言,大半年来深入太行腹地的写生、采风、考察活动,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同时也获取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基层山村,实现了与当地群众的接触与交流。这种接地气的活动,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生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荆浩故里的再考察
  济源市位于豫西北,因古济水源于此地而得名。西北与山西省交界,北依太行、王屋二山,黄河支流沁河穿境而过。济源市历史文化艺术遗迹丰富,历史上名人辈出,因唐末山水画大家荆浩出生于此,一千余年来,备受瞩目。近年来,在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的倡导和主持下,在济源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以卢禹舜先生为院长的荆浩艺术研究院这一国家级的重要学术创研机构,为新时期荆浩艺术研究的发扬光大走出了重要一步。紧接着于2012年、2015年连续举办了两届“荆浩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外的著名美术史论家、评论家、画家等各界人士齐集济源,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史上本不存在争议的“荆浩故里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争议纷起,聚讼不断。为了彻底廓清这一“悬案”,我与助手李东岳于2015年5月出席第二届“荆浩国际论坛”之际,再赴济源,实地考察了五龙口、盘谷等地,进一步探讨了有关荆浩故里研究的相关问题,并亲赴山西沁水县等地观察山川地势,详询相关历史记载,获取了大量珍贵资料,写出了《荆浩籍贯“河南沁水”考》一文,发表于2016年2月《美术》杂志,为中原画风源流探究作出了有力的推进,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  三亩地烟树?45cm×63cm?2013年


羊肠坂的历史沧桑

  2015年7月,我与助手李东岳再赴山西晋城市考察,先后考察了高平市、泽州县以及晋城市博物馆,收获颇丰,尤其是在当地文化学者的帮助下找到了古天井关,对于五代北宋历史文化的研究、荆浩故里以及中原画风源流考证等提供了有关佐证,是一次难得、难忘之旅。而横亘晋豫的天井关南段正是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境内的古羊肠坂道。魏武帝曹操的一首《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使羊肠坂古道名闻天下。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正月,曹操由邺城兵进上党追剿叛将高干,亲征壶关,所过羊肠坂乃是壶关羊肠坂而非太行坂道,而高干战败南逃荆州走的却是天井关——太行羊肠坂道。在当地历史文化学者的协助下,这次考察终于使我弄清了这一史实。而这两处坂道都与荆浩隐居太行洪谷存在着某种联系,从另一角度为荆浩研究提供了途径。为此,我与助手李东岳驱车由林州出发,亲赴壶关走上党到长治市感受山川形胜。由羊肠坂——天井关形成的南北一线的通道,正是太行八陉的第二陉——太行陉,这条孔道是古代中原通往山西高原的通衢大道,又是拱卫汴洛的北方要塞,因此沿路的历史文化遗存非常多,诸如拦车村的孔庙、关帝庙、孔子回车石迹、碗子城等。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人攻克太原后,其主力由天井关南下灭亡北宋,北归仍走羊肠坂天井关回幽州,这才有北宋宫廷画家李唐在北掳路上被太行义军萧照截获,而辗转南渡临安,开创南宋150年的山水画风。实地考察,不仅为弄清美术史上的一些悬案找到有力佐证;实地写生,也让我们领略到太行的博大与冷峻,太行的深厚与苍凉。有许多学术上多年争论不休的问题,只要经过实地考察,便可迎刃而解。五代北宋美术史论的研究涉及中原古地名、地域之处太多,许多美术史论大家,在触及这一研究领域时多没有来过河南,仅凭史料推测,多有因方位不准确而影响判断合理性和准确性。因此,实地考察尤显得重要和必要。我曾向薛永年、陈传席等史论大家请教探讨过有关问题,他们非常支持我们做这种实地考证,认为这是对美术史有推进的活动,尤其对中原画风的探究大有裨益。正是基于此,我们在赴太行深扎采风写生之余访幽寻古,搜集史料、实物已成新常态,在创作实践的同时不忘中原画风的理论建构,历史溯源,可谓一举两得。


《中原画风源流考》的出版


▲  三亩地?45cm×63cm?2013年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与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首倡“中原画风”以来,组织“中原画风”“中原画派”的有关活动,始终没有间断,屈指算来已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二十余年的同舟共济,“中原画风”的建构也算经历风雨,而迎来如今的彩霞盈空了!
??这本专著的第一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载了《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等当时河南省的主流媒体专题推出的理论研讨、画展专题介绍,并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记录“中原画风”一路走来的精彩瞬间。这里饱含着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画坛前辈的嘱托和关爱,显示着有志于画风建构的河南中青年画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远大志向;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依据,突出强调了唐宋以来,尤其五代北宋时期中原绘画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力图寻找到古代中原绘画跃上巅峰的内在发展规律,从而为我们今天创建“中原画风”和“中原画派”提供有益的参照。此书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张晓凌作序,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题写书名,当代美术大家、美术评论家李宝林、薛永年、孙克、卢禹舜作书评,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原画风源流考》所反映的正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原国画的发展历程,一大批中青年画家成长、成功、成熟的过程,是记录河南美术的重要文献。


太行山写生基地的建立

▲  秋山晴远图?50cm×60cm?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美术界一大批画家正是通过一批太行题材的创作在全国美展屡获大奖,其中又以中国画创作尤其突出。太行山可以说是中原国画创作生发的母体和源泉之一,是一个值得不断挖掘和尽情表现之地。二十多年来,我曾经数十次深入太行腹地写生、考察,创作了大量太行题材的山水画作品,与太行山的一草一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赴太行写生、采风已成为全国美术界的共识。每到春季来临,首都及各省美术高校的师生以及众多的山水画家会同赴太行,届时在许多著名的景区,满山遍野都是肩背画夹的美术青年,而我省林州市的石板岩乡正是这一写生大潮的重要聚集地。为能更好地组织我省专业山水画家赴林州写生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由河南省山水画艺委会通过多方沟通联络,在石板岩乡三亩地村建立了写生基地,将于今年3月正式挂牌。

  太行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让我们能够体验它的博大与沧桑;太行如同一位威严的将军,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冷峻与不屈;太行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温暖与大爱;太行如同一座艺术宝藏,让我们有取之不尽的灵感。走进太行、亲近太行、描绘太行是大自然给予中原画家的良机,同时也是中原画家的责任和担当,表现太行大有可为。太行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坚强不屈的人格象征,近代的中国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前仆后继,取得了反抗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新时代的中国也正是靠着“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奔小康的丰硕成果。今天全国全省的艺术家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走进太行,正是要重温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奋斗史,亲身感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努力践行文艺创作的“二为”和“双百”方针,用自己的画笔,力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祖国河山立传,为新时代放歌。


▲  古柏苍翠鉴今昔?43cm×43cm?2017年

  “深扎”实践活动是短暂的,而不断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获得创作灵感则是画家一生的作业。我曾于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反复深入过太行腹地,对太行的体验和感悟比较全面。每一次的深入都会对以后的创作产生微妙的影响。1992年深入辉县郭亮、南坪等地,才有了两年后《太行浩气》的诞生;1995年冒雪攀登林州黄华山、洪谷等地,才创作出《长龙卧雪》;一次次深入豫西北山区、黄河两岸,才有了《大河朝晖》《邙岭悠悠亘古今》《丝路古道》等作品的诞生。作为一名画家,一名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山水画家,对自然山川的描绘,也正是画家的心灵写照。因此,面对自然是写生也是自写,是画家自身修养、人格力量的综合体现,表现自然和表现自我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融合并自然流露,最后由表现自然升华为表现自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即人”。



































编辑/豫皖情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文章免费读)

感谢大家对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官方微信号“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官方服务号“豫皖情文化”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往北20米路南中原古玩城二楼一排6号
电话:0371-86153260 邮箱:yuwanqing2012@126.com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网站:www.yuwanqing.net    



上一篇:【艺术推介】笔墨从心写性灵——记人物画家刘建国
下一篇:《艺术推介》《文创中国·当代名家作品展》暨《文创中国·名家日历》特邀艺术家——刘建国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