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活动》“中原行”—2023年豫皖情秋季采风活动在河南展开

发布时间:2023-11-02 00:00:00    点击:662   

2023年10月23日,由豫皖情艺术中心策划的:“中原行—豫皖情河南之旅”采风活动在河南展开。

   本次活动由豫皖情主任朱志良先生策划,特别邀请到泾县部分友人参加。活动为期九天,为自驾旅行,意在通过自驾出游的方式,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更深刻的领略河南境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得到了中原相关单位和友人的热情接待与大力支持。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自夏朝起先后有商、周、汉、魏、晋、隋、唐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定都或迁都于此,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隶属中原腹地,自古英雄辈出,帝王将相层出不穷。

一、郑州篇(郑州市)


1、河南省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于二零一二年十月,是由河南省文化旅游厅主管、河南省民政厅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号:民证字第030229)。河南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源头和书画盛地,安徽则是名扬海内的文房四宝之乡,虽相距千里,风物各异,皆因中原之水墨和安徽宣城泾县之宣纸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宣纸给艺术家挥洒艺术情思的空间,而艺术家们则赋予了宣纸以无尽的艺术生命。二者的有机结合,豁然开启了纸随艺术思维而变,艺术思维推动宣纸发展之先河。
豫皖情以提高国民素质、传播优良文化基因、丰富家庭文化为已任,融合诗书画印、国学、音乐、中医等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汇聚有艺术家、书画家、收藏家、文化名人、名家名师、专家顾问、学者及文化艺术爱好者等精英人士,下设有理事会、顾问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纸墨缘书画委员会,旨在共同打造一个融智慧、文化、学习、健康、展示、财富、梦想为一体的公益文化平台。
豫皖情现有会员三百多人,已在全国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并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被众多主流媒体及百家平面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不仅让更多热爱文化艺术的精英人士得到艺术的滋养,更为每一个会员艺术家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生价值观的彰显是豫皖情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通过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固化信仰,弘扬正能量,共同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让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了解书画文化、让艺术改变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为中国梦、强国梦、文化复兴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使命:弘扬中华书画文化  传承国宝宣纸艺术

理念:团结  创新  健康  艺术  感恩  分享

宗旨:成就艺术家的平台  书画爱好者的家园  投资收藏家的财富领地

价值观:文化是使命  教育是传承  慈善是义务

             财富是基础  健康是责任  学习是路程

愿景:打造中原书画文化艺术航母

          立足中原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强国强梦  文化复兴  造福百姓

2、郑州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

  郑州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08月26日,注册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113号,法定代表人为娄保民。经营范围包括文化推广、调研规划、评比交流、技术咨询、行业自律.



3、河南省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成立于2008年3月6日,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注册登记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是由在河南省安徽籍商人按照一定的程序自愿加入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河南省工商企业联合会。

二、开封篇(开封市

1、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西路5号,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设计的,二期主要是皇家园林为主,三期是以汤文化为主题, 于1998年10月28日对外开放。 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10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 园区以双亭桥为界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苑主要反映宋代的民俗风情、市井文化,北苑主要反映皇家园林、古代娱乐。 2011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2、开封府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

(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

(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

(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

(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

(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

(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

(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

(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

(九)以范公厅、曲桥、湖、山、石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三、登封篇(登封市)

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郑州市,嵩山景区包含三个景区, 而少林寺的“管理”权限也仅在其山门之内。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安徽人)。 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洛阳篇(栾川县)

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2、老君山

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 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 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2014年,老君山老子铜像被世界基尼斯总部输录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铜像”。 亦是当代仙侠影视剧热门取景地,《诛仙·青云志》《天乩之天帝传说》等皆曾于此取景.

五、焦作篇(修武县)

1、云台山

云台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离焦作市区30公里 ,总面积280平方千米,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景区泉瀑峡尽端的云台天瀑单级落差314米,是我国乃至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是云台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云台山风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已经发现34亿年前的岩层。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云台地貌”景观 。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5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1月被列入资源型城市重点旅游区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



2、峰林峡

峰林峡(原名群英湖)风景区位于河南焦作市与山西晋城市交界处北25公里处,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景区内自然风光特色独具,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是一处兼有南北山水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峡谷险峻,悬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主要景点有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大坝、老君滩、葫芦岛、天王岩、睡美人、三潭映月等,可谓“群英荟萃”。小孤山高10余米,长30余米,宽10米,相传玉帝命二郎神带领天兵担山填海,路过此地,脚下不适,乃脱鞋倒石,石子落在河中形成“小孤山”。天然毛主席像是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发现的纯天然侧面石像,高12米,轮廓清晰,形体逼真,堪称华夏一绝。峰林峡大坝高耸于“窄山”峡谷之中,大坝建造于1971年,坝高100.5米,为中国第一高砌石拱坝。整个大坝气势恢宏,线条流畅,似巨龙横卧,坝顶瀑布如白练下溅,击石拍岸,雾气迷漫,犹如长虹空架,神奇壮观。老君滩充满神话色彩,这里四周峰峦环抱,峡光倒映,幽深莫测,相传老君李耳曾在此修行,泛舟至此,恍入世外桃源。天王岩高数十丈,酷似一尊天王神像竖立,庄严雄伟。睡美人形成实为山体的走势所致,由于蜿蜒起伏的山体酷似一美丽的少女,头枕太行,仰面蓝天,沐浴阳光,含情脉脉,故此人们给她起了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睡美人。三潭映月景点集线瀑、帘瀑、潭水于一景,呈阶梯形分布,潭与潭之间瀑溪相连,美轮美奂



3、净影寺

净影寺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古称贤谷寺、景净寺,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隋代佛学三大师之一——净影慧远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净影寺千百年来多有重修扩建,最盛时曾居僧人二百余人。现存寺院为清末时修建,有前殿七间、正殿七间及东西殿各三间,俱为二层砖、石、木混合建筑。旧寺在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影寺村的大队部,故在东西配殿的墙壁上至今还能看到当时用红漆刷写的《毛主席语录》,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见证。现寺院内还保存有明清几次重修时的碑刻,从中可以看到净影寺的创建及历代重修的经过以及当时寺院的规模和僧人的人数,是修武县重点保护文物。2004年,焦作市公路局在保留旧寺遗址的基础上,出资恢复重建净影寺,寺院规模颇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僧舍、方丈室等,远观殿宇寮舍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入寺则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巍巍壮观。

六、新乡篇(辉县)

1、万仙山

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万仙山位于太行山南麓,至峰顶可远眺黄河,俯瞰牧野,一览逶迤群山。万仙山汇聚百里太行赤岩绝壁的精华,赤红色的悬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岩瀑石幕,曲折、盘旋、迂回、流畅的围、隔、堵、截出八条深涧峡谷。飞瀑、洞穴、老树、古寨、石墙、石街、石房子组成一个个鲜亮的景点。万仙山景区保留着原始次生林仍属于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万仙山是著名的四大基地,分别是影视基地、写生基地、拓展基地、避暑基地。国家认证: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攀岩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郭亮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 ,是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隧道,郭良隧道,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村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辉县万仙山的第一风景区。

七、黄河篇


1、人民胜利渠(渠首)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浅色草甸土),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含盐量约0.1%,灌区西部盐碱地含盐量高达 0.3%~0.5%。灌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多年平均埋深大部为2~3m,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1~2g/L。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7mm,但季节分配不均,夏秋约占83%。因此,灌区历来就是旱、涝、碱灾害并存的地区。黄河水含沙量高,引黄灌溉存在泥沙淤积问题,所以灌区从工程规划设计之初就注意综合治理旱、涝、碱和解决泥沙淤积。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国家几任主要领导人都曾到此视察.

精彩瞬间





































特别鸣谢:

1、河南省安徽商会

2、郑州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

3、郑州市美协

4、少林寺

5、河南省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6、云台书画院

7、净影书画院

8、豫皖情净影寺书画采风基地

9、豫皖情万仙山书画写生基地

10、中原相关单位与友人



采风摄影:  杨一祥 吴申生 娄保民 朱志良  

注: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编辑/豫皖情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文章免费读)



感谢大家对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官方微信号“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官方服务号“豫皖情文化”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往北20米路南中原古玩城一楼八排6号

电话:0371-86153260 邮箱:yuwanqing2012@126.com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网站:www.yuwanqing.net    

上一篇:《采风活动》2023年10月4日,张新东在豫皖情泾县艺术中心采风
下一篇:《采风活动》2024年1月7日,豫皖情新一届顾问组走进茂林采风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