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推介】知名书法家--季平

发布时间:2018-07-03 00:00:00    点击:1754   


季平,号杏林斋,江苏南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洛阳市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季平:医艺互融 艺道并进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人要有本专业外的兴趣和爱好,琴棋书画,轻歌曼舞,有点业余爱好,可以提高人的文化品位,会使生活更加美好。”我从戎近四十载,一直工作在军校医疗卫生岗位和临床一线,保障官兵的身心健康是我的职责,是我的专业和安身立命之本,书法则是业余爱好。几十年来,我一手拿听诊器,一手拿毛笔,在医艺互融中不断寻求人生境界的升华和艺术清气的溢出。

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书法习作即尝试参加全军和全国书法大展和赛事,并多有作品入展和获奖。近些年来,我以积极参与的心态,书法作品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有幸获隶书最高奖二等奖,又在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以一则小楷获得楷书最高奖二等奖,从而有幸成为以不同书体蝉联兰亭大奖的作者。熟悉我的朋友询问我从医者如何与书法结缘?工作甚忙,又是如何处理医疗与书法、职业与爱好之间的关系?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医疗是我的职业,书法是我的事业,二者是我工作、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是一九七六年怀着对军人生活的向往和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锻炼成长的朴素感情应征入伍的。入伍后,在组织上的关怀和培养下,先后考入或被部队领导选送到军内多所医学院校学习深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走上医疗岗位后,为患者解除身心之疾苦成了我的责任担当,精医术、重医德,德医双馨是我毕生追求的人生信条。医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医疗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而终生学习,是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许多同行难以再有余力从事其他人文活动的原因。教育学家多认为,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能有些艺术的修养,从事艺术的人如果多些科学的思维,都将使其人性更加丰满,于其学科或艺术会大有裨益。

科学不能脱离人文的轨道,作为为人服务的医学,更需充满人文精神。美国科学史学者乔治•萨顿说过:“医生不了解医学史,没有人文精神,便是个没有教养的医生。”所谓“人文”,是指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社会、宗教、习惯等一切人的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要充实人文精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提高人文修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须努力拓宽知识面,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等,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关注国家的兴亡、社会的进步。这样,人性才能丰满,生命也才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人生与艺术人生是能够实现人文重叠、相映成趣的。

在当今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流觞曲水”之乐虽不可多得,但艺术提升灵魂,激励修身,鼓舞敬业的作用更为直接。我钟爱书法艺术事业,更热爱医疗这一崇高的职业。当我走上职业岗位,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患者的诊疗服务中去,诊治效果也得到广大患者的广泛认可。同时,医学与艺术的互补与相融也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得以充分印证。医学的严谨科学与逻辑思维,开启了我对书法艺术的领悟、驾驭和追求。书法艺术的点线之美,以及用笔、结体、章法中多元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与和谐构成,提高了我医学实践和管理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艺术处理能力。

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认为:“一切艺术中最美好、最高尚的艺术是医学。”书法则是传统艺术的瑰宝。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能与这两门艺术结缘,不能不说是我今生的荣幸和快乐。


当今书坛,参展参赛者大多是青年群体,中老年书家大多功成名就后便淡出了书展和赛事。而我已是书坛奥林匹克赛场上的一名老运动员、老作者了,至今仍然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当生命之舟划过知天命年之时,倍加珍惜书法创作的机会,唯恐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递增而淡化对书法艺术事业的追求,并把经常参加书法创作活动作为检验和鞭策自己的动力。第三届兰亭奖获奖之后,媒体记者采访我有何获奖感言时,我说自己创造了第三届兰亭奖的“三个之最”:获奖作者中年龄最大,身材最高,运气最好。我从内心感到,能在书法创作中取得一点成绩,要感激中原文化厚土的滋养和军校浓郁文化氛围的熏染,要感激书界同仁的鼓励和鞭策,要感激所在单位领导及家人的关怀、理解和支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洛阳乃千年帝都,书法圣地。在中原厚重文化沃土中陶冶,在洛阳丰盛书法资源中汲取养料,是成就我书法的文化源泉。河南是书法大省,雄浑博大的中原书风也感染和影响了我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我常常暗自庆幸自己钟情翰墨又身在中原、身在军校这是福分。

成就一个书家需要天分,也需要勤奋,二者缺一不可。我自知天分不足,而不忘以勤补拙。平日工作繁忙,但忙里偷闲,苦中寻乐,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是成就我书法的秘诀之一。鲁迅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长期以来,我的业余生活几乎都用在了读书学习和临摹创作上,生活中没有节假日,遇上整块时间就抓紧书法创作,甚至几天足不出户。夜阑人静之时,正是我展卷读书、与古人法帖对话的最佳时辰。邻居和熟悉我的朋友说我家的灯火常常是通明的。我曾在临摹汉碑十八条屏一则题款中这样记载:“丙戌盛夏,酷热难耐,心烦意躁,乃独上阁楼,赤膊挥毫,汗流如注,犹若桑拿。然书毕,心静身凉,挥翰不失避暑驱烦之良方也。”

当今社会,动则易,静则难。闹中守静,则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吾生性好静,不事张扬,有高尚的职业,有心爱的事业,有高雅的爱好,能守住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已足以使我感到幸福了。有时虽然也有如幻随影的名利之扰,然而,手无大腕之才,心有东郭之善,求发财心狠不起来,想出名脸皮厚不起来,何不拥抱宁静,恬淡惜福呢。


回顾自己的学书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心存感激也颇多感慨和体会。

首先,坚守传统,锐意创新,追求正大气象是一个书家取得进步和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沈鹏先生十六字书学理念中,首先提到“弘扬原创”。个人理解,所谓原创即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即弘扬原创。而弘扬原创,首先要尊重传统。面对传统,继承与创新几乎是每一个艺术门类亘古不变的追求。那么如何弘扬原创精神?这就是要在整合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挖掘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积极因素,在创作中把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在传统、时代及个人三者交汇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创作风格。这也是一个书家毕生为之追寻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记得一位书家说过,作品的高度在于对传统挖掘的深度,我深深体会到,斯言至理。

其次,秉持人艺双修的原则是艺术高境界的基石。艺术与人的心性、品质、学养、修为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人品不断地走向崇高, 方有人生境界的升华,只有心性由净而慧的修正,方有心神的清灵,也才有艺术清气的溢出。高人品是书法高境界的基础硬件。正如潘天寿所云:“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因此,我时时告诫自己在学书过程中始终秉持人艺双修的原则,将内在的人格修炼作为从艺的基石,以人生提升艺术,以艺术阐发人生,诚实悟道,潜心修行,只有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地在书法艺术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再次,面对书坛的浮躁和喧嚣, 淡然些超脱些,保持一颗平常心。有一位佛门弟子说:“人生就像一趟旅程,不要带太多随身的行李,否则一路上都在照顾行李,况且路程上还会继续积累,行李负担愈来愈重,根本不知旅程的滋味。”对人生来说,钱财、名利、权势、地位,都不过是身上的行李,越计较就越增加负担和烦恼。历史上的真正的书法家都是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他们把书法作为心灵的慰藉和心灵的创造。因此,面对时代的万千气象,要保持一点清静、无为, 要有点平常心,不被名利所累。让书法回归生活,回归书写,才能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提升艺术品位,升华人生境界,永葆艺术不竭的动力。


季平书法欣赏







季平艺术成就


书法作品先后30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大展,多次获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隶书作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全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三等奖,楷书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出版有《季平书法作品集》《牡丹赋(隶书)》《李绍山诗选》,《远山诗集》《季平楷书远山诗草》等。


编辑/豫皖情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文章免费读)

感谢大家对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官方微信号“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官方服务号“豫皖情文化”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往北20米路南中原古玩城二楼一排6号
电话:0371-86153260 邮箱:yuwanqing2012@126.com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网站:www.yuwanqing.net    


上一篇:【艺术之星】书画名家--夏京州
下一篇:丹青妙笔藏学府 壹生淡泊明志著学问--记书法家张守镇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