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刊登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何彦萍女士作品

发布时间:2014-11-15 00:00:00    点击:1522   




河南日报1031日第8

2014年1031日,河南日报第8版“讲文明树新风”栏目刊登“继承中华美德 弘扬传统文化”公益广告,栏目选图为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何彦萍女士作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释义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何彦萍,女,一九七零年九月出生于河南省长垣县,本科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作品曾多次在画册及艺术期刊中发表,出版有个人作品集。2014年作品《暖阳》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天津美术馆)2014年作品《暖阳》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美展一等奖(河南省美术馆)2014年作品《暖暖的冬天》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金奖(中国美术馆)2012年参加中国·海南五指山水墨·雨林印象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海南省五指山市翡翠谷依林城堡写生基地);2011年作品《岁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2011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及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中原风”河南省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11年作品《守望》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2010年作品《绿荫深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河南省美术馆);2009年作品《人物》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银奖(河南省美术馆);2009年作品《暮归》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安徽省博物馆);2008年作品《人物》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茶马古道风红土高原情“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云南省昆明国际会展中心);2008年作品《人物》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纪艺术馆);2008年作品《其乐融融》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作品展(辽宁省辽河美术馆);2007年作品《老人与狗》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江苏省盐城市);2007年作品《家园》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展览中心);2005年作品《奶奶的怀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04年作品《秋暮》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银奖(河南省美术馆);2002年作品《溪水清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北京炎黄艺术馆)等。

 

朴素的美感

作者:李青春


《暖阳》(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美展一等奖)

人们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是青年画家何彦萍挚爱的则是比碧山秀水更美的国画,欣赏她的作品,你会发现,有一种美,它不同于精巧、秀雅、华丽之美,也不同于粗犷、雄奇、辉煌的壮美。而是生活中不假修饰的本色之美,那种美平平凡凡、自自然然,应该称之为朴素的美感……


罗丹说:“对于艺术家,自然中一切都是美的”。然而由于画家的个性、气质、修养、情趣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各自的审美理想、审美角度的不同,对生活的着眼点、感应点就会千差万别,即便面对同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从这里开始,就会滋生、演化出各种具有不同审美观念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形式美的感悟,一种倾向于内在美的体验。前者的着眼点在“内容的形式”,后者的着眼点在“形式的内容”;前者往往对生活形象所蕴含的形式因素极为敏感,后者常常对生活形象的内在情感有着深刻体验;何彦萍则是倾向于表现内在情感及内在美的现实主义画家。


暮归

何彦萍秉承“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现实主义的审美视角和创作理念,把握和开掘着现实生活中的本色之美,而往往对质朴的人性之美(如姐妹情、祖孙情等等)有着深度体验和情感把握。作为“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后行者,继承并实践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实属可贵。


太行人家

她长期坚持赴太行山写生,十几年来跑遍南太行的沟沟坎坎。无论是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十冬腊月,总是有一个瘦弱的身影或搭乘着通向山区的公共汽车,或是一个人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山里孩子们都知道有一个画画的老师常来为他们画像,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在她的笔下,一个鲜活的有价值的“形象”常常反映出一个或一组具体生动的“典型形象”,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的独特动态以及情感表达,常常蕴含着画家本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现实生活的期许与寄托。在这里,画家已经不是一个“局外人”,而是画家自己作品的最身体力行的体验者。


岁月

何彦萍力求以平常的、朴素的艺术语言准确、细致地刻画形象,始终保持形象鲜活的个性特征,并使之生动、具体、饱满地呈现出来。尤其是何彦萍的人物画作品就是这样一种扑面而来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真实、朴素之美。


溪水清清

她的作品《洗》从1997年获奖以来,后于2002年作品《溪水清清》在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中获奖,并被收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作品选》等,作品中多有描绘纯真、善良、朴实、稚气的小女孩,透过她们似乎可以窥见画家那充满诗意和欢乐的童年时光,天真、烂漫的神态,充溢了生活中生命的气息和情趣,深层地表现出了人情、人性方面更加深入的感受。具体、准确地或者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描绘,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个浑然的整体,画面常常弥漫着恬静、平和、温馨、并且是抒情的气氛。那种朴素的美感,从人物的神情动态扩展、渗透到整个画面,增强了画面的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摄人心魂。


山菊花

从总体上说,何彦萍的艺术不是单纯的形式与技巧取胜的艺术,诚如罗丹所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的艺术”。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你的作品体验总是那么深刻?她回答说:因为我画面上的每一块石头或每一株草都有我的感情经历和感情寄托。无论是朝霞满天的清晨,还是薄暮霭霭的黄昏,一次次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看到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民,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的。因为,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我那年迈的父亲、母亲,他们也正在灼烈的阳光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而这一幕幕却又如影随形般的终日伴随着我,使我永远不能将他们忘却。而我,就是在我的画里追随童年的梦、挎着篮子去地里拔猪草的小女孩,那个坐在田野里看夕阳,痴心不改地做着画家梦的女孩……


秋天的记忆

当然,对于一名青年画家来说,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确立自己独特的感受角度和感应点,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并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的储备,甚至是终其一生。


守望

 

编辑/豫皖情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文章免费读)



感谢大家对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官方微信号“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官方服务号“豫皖情文化”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往北20米路南中原古玩城二楼一排6号

电话:0371-86153260 邮箱:yuwanqing2012@126.com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网站:www.yuwanqing.net    



上一篇:马国强水墨艺术研习会(筹备会)在豫皖情艺术馆召开
下一篇:“墨韵·文道—李峰、郭建明书画联展”今日开幕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