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8-06-21 00:00:00    点击:3866   

徽艺轩郑州经五路店



宣纸产于安徽泾县一带,古属宣州,

而且所产纸皆以宣州为散集地,故称为“宣纸”。




  有观点认为,宣纸大大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
也能施诸泼墨渲染,极富笔墨韵味。



宣纸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的美誉,
其主要以安徽的青檀树皮和砂田稻草
为原料,利用泉水,经过发酵、蒸煮、漂白、磨料、
打浆、捞纸、榨帖、坑焙等工序
加工而成。宣纸温润如玉、绵韧柔软,搓折无损。
其用于书画,润墨性强,层次分明,
可将墨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
宣纸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
适合长期保存。
除题诗作画外,它还是书写外交照会、
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较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
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
“纸寿千年”以此而得名。



宣纸的渊源


 




宣纸创始人相传为蔡伦的弟子孔丹。
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
在皖南以造纸为业的孔丹很想造出最好的纸,
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
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



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
经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
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
孔丹取之反复试验,
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宣纸。
也因之,在宣纸的起源中,
有以青檀树皮为原料之说,
宣纸中的珍品“四尺丹”,
也是为了纪念孔丹。



 "宣纸"一词早在唐代张彦远所著的
 《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记载:
 "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
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事实上,在张彦远之前就已将宣纸作为贡品了,
只是没有明确定名而已.



到了宋代,随着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
宣纸需求大增,
宣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



 宋末元初,
 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
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序言记载:



"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避乱忙忙。
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
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
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
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


 


泾县小岭曹氏一族,
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中的佼佼者,
并且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



元代建立后,
山水画派冲破传统宫廷画法的桎梏,
提倡山水写意和泼墨豪放的技法,



宣纸为此画法提供了广阔发挥和相象的空间,
其作为画家们发挥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视起来。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

明代,泾县宣纸步入重要的发展阶段。
工艺日趋成熟,品种花色日愈增多,
尤以宣德年间制造的宣纸最佳。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



清代,泾县宣纸生产发展迅速。
尤其是在乾隆盛世时期,临书题字风气大盛,
对宣纸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



▲乾隆字画《仿倪瓒山水》



但好景不长,咸丰年间,
清军与太平军在泾县一带辗转征战10余年,
纸槽大部分被毁坏,
原料基地荒芜,同治后宣纸业复苏。
 
大约在18世纪后期,
泾县宣纸在国际展览中获奖并传入
欧美各国,引人注目,
曾一度成为联系各民族友谊的文化纽带。
 


 


宣纸在泾县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
青檀树和水稻杆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泾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
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



▲当地工人正在砍伐用来造宣纸的青檀树,
青檀树皮是宣纸的“血脉”,
在安徽泾县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正是这种原料,给宣纸带来了优异的润墨性。
(摄影/黄飞松)



 
 



宣纸人总结,选皮时,
一般每三年采伐一次枝条,
且要掐准节气小心“择时”,
否则不仅皮质达不到要求,
而且还会对青檀树的生长不利;
制造宣纸的稻草,
也要小心“伺候”,
需要在沙质土壤中用“凉滑”的水来灌溉。



原料采集和加工要求的苛刻,
决定了宣纸有天然“上限”,
不能任意扩大产量。
此外,泾县境内有多条河流,
尤其是乌溪上游的两条支流,
一条属淡碱性,适合原料加工;
一条属淡酸性,适合成纸用水。




当地有喀斯特山地的石滩,
可在石滩上摊晒原料经日晒雨淋后,
实现原料的日光漂白工序。



同时,此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既保证了足够的阳光,又使原料在加工过程中,



不至于在暴晒、暴雨和暴冻中被损害。
天时,地利,适宜的原、辅材料,
决定了宣纸选择安徽宣城泾县的必然。



宣纸成为泾县的代名词,
历代泾县人大多直接或间接以宣纸为谋生手段。
宣纸也改变了泾县人的生活方式,
旧时泾县有“蔡伦祠”祭祖和“蔡伦会”,
每年正月和腊月间有“春酒”“关门酒”等习俗。


宣纸的制作工艺





除了原材料的得天独厚以外,
宣纸的制作工艺也成就了它的地位。
整个生产过程由上百道工序组成,
每一道都要求严格,部分还被列为国家机密。





◎ 自然漂白








将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浸泡、蒸煮,使其纤维软化,
然后运到上坡上摊晒,
通过雨水和太阳的阳光将它软化,纯化纤维。



其中,稻草要两次蒸煮,两次上山,
大概在山上摊晒8个多月;
青檀皮要三次蒸煮、三次上山。
摊晒完了的稻草就叫“燎草”,
青檀皮就叫“燎皮”。



宣纸原料在山上历经日晒、雨淋、露炼,
其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消失殆尽,
蛀虫不爱吃;再者,通过日光等自然漂白,
没有化学漂剂催化的刺眼白,
宣纸白得自然且典雅。



◎ 制浆



燎皮下山后,剔除掉不合格的老皮,
要经历碓皮、切皮、踩料、袋料等过程:
工人用碓捶打燎皮,
每个工人每一分钟要打四十几下,
一张燎皮要打1000多下,
燎皮的纤维在翻打过程中被打均匀;
切皮是用刀子将其切成一块块的,
将长纤维切成短纤维;
之后放入缸内,工人用脚踩将其揉烂,
目的还是均匀纤维;袋料是将其放入纱布袋中,
在水池里来回搅动,原料的精华部分“纸浆”,
会从纱布袋里流出。



燎摊晒后,先要臼草,即在石槽中咋个粉碎,
接下来通过袋料成为浆状。



燎草与燎皮的浆状会合,这道工序叫做“制浆”,
自此之后,燎皮与燎草便再也无法被分开。




 

◎ 捞纸


 下一个工序就是捞纸了,


首先要介绍两样非常重要的东西,
分别是猕猴桃藤的汁和纸帘。



宣纸工人将猕猴桃藤榨成汁,放入捞纸槽中。
猕猴桃藤的汁有三大作用:



浮浆、控制纸张的厚薄、分开纸张。



 纸帘取材自泾县及周边地区产的苦竹,
 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
 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
 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
 其竹编技艺复杂,
 从选材到剖竹、撕篾,从绕线、
 编制到油漆、下架,
 整个竹帘的生产有40多道工序。
 



捞纸用帘的编织好坏决定宣纸质量的优劣,
一些特色品种首先从编帘开始:
如罗纹、龟纹、单丝路、双丝路以及水印纸。



 作为造纸的关键工序,
捞纸过程将决定纸的厚薄、
大小,一旦成型,便无从更改。



通常由两人完成,一个掌帘,一个抬帘,
分站纸槽两头。捞纸讲究“一深二浅”,
还要恪守“梢手要松,额手要紧”、
“抬帘的要活,掌帘的要稳”等技巧。
大纸张需要的宣纸工人就更多了。




 工人操作得好、配合默契,
那么一张纸捞出来很均匀。


◎ 晒纸


 


润湿后的纸会放在“火墙”上,
火墙让宣纸迅速烘干,
同时也将捞纸过程中的猕猴桃藤汁蒸发掉,
以免纸张日后发黄。



宣纸工人都有两把刷子,一把软的,
一把硬的,刷子上下一挥,左右一抹,
宣纸就能服服帖帖粘到或墙上。
泾县民间形容一个人有能耐,
就称这人有两把刷子,
因此,有人说“两把刷子”
就是从晒纸这个工序来的。


◎ 剪纸



晒好的纸张打成捆,
宣纸工人用专用的剪刀齐边。
剪纸不是通过手来剪,完全是一种技巧,
是用手推过去的。
一剪下去就能剪100张宣纸,
所以每100张宣纸就叫做一刀。



宣纸的分类




▲北宋硬黄纸



 根据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纸、
 熟宣纸和半生不熟宣。

§  生宣纸是生产后直接使用,一着水色,
便向四外渗化,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
变幻多端,常用于泼墨画、写意画。
§  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
与生宣纸相反,其特性是不易渗水,
适宜于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楷隶书写。
§  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
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
具有微弱的抗水力,
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
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
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
净皮和特种净皮(简称特净)三大类。

§  棉料适宜书法;

§  净皮宜书宜画,适宜花鸟、人物及小写意;

§  特种净皮适宜泼墨山水、大写意。


 


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
六尺,七尺,八尺,丈二,
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



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
三层,四层几种。
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


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





五法挑宣纸



挑选宣纸,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  手触法:用手触摸纸面,
佳纸必是手感柔软而不滑,
无粗糙感,纸的厚薄均匀。

§  耳听法:揭起一张纸,
以手掀动纸张,发声细柔者佳,脆声者劣。
这是因为绵软度高的宣纸都起来声音很绵,
不刺耳,不张扬,绵软度通常跟檀皮含量相关。
檀皮含量越高,绵软度就越高。

§  目测法:仔细观察纸面,如平整细匀,
无颗粒状,逆光透视无杂质,
色白纯正者为佳品。

§  水试法:以清水之笔点触纸面,
若纸被立即浸透,且所浸边缘清晰整齐,
如一线环之感,便是纸优的特征。
若水触纸后,纸张沾水处有麻白点,
稍许方才浸透,且浸渍边缘不光,
呈犬牙交错之形,便是劣质的特征。

§  火烧法:撕下一小块纸,用火烧后,
其纸灰呈灰白色软化,属佳纸;
如燃过之后,
纸灰泛白而夹有墨色的斑块并起壳,
则属劣质纸。



宣纸的保养




§  防水防潮:生宣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
也易沾染灰尘,宜用防潮纸包紧,
放在房间较高处。 
天晴日,开门窗与书橱,
让宣纸吸收的潮气自然散发。
一年中一两次就可以,
防止宣纸吸收了过多的水份长霉点。
若宣纸受潮,解开包裹宣纸的防潮纸,
让宣纸在自然空气中让它自然挥发水份。

§  防止虫蛀:一般情况下放一些樟脑丸即可。

§  防止油烟:宣纸存放的地点要远离油烟。


宣纸,携文化密码走向未来




1949年以后,
宣纸生产从战乱的衰败中逐渐恢复,
并随着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这种传统工艺,
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挑战。
比如:
§  宣纸生产中的部分,已不能完全遵循古法,
在漂白的环节,很多时需依靠化学药剂,
以漂白粉代替日光漂白,以缩短生产时间;
§  宣纸的工序,大部分已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市面上流通的大多现代工艺宣纸,
一般情况下只能保存二百年;
§  古法宣纸制作技艺一般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
许多环节没有量化指标,主要凭借经验,
亟须年轻人继承这一手工绝活。


 


值得欣慰的是,
宣纸文化近年开始得到各方重视。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纸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惊艳全场。
(摄影/袁学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徐徐展开的“中国画卷”惊艳全场,
宣纸制作工艺,
成为中国文化在开幕式上展示的首个节目;
2009年,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今天,蕴涵着传统文化密码的中国宣纸,
仍以其独特的品质卓然于机制纸的世界,
并随着传统文化的勃兴而日益得到人们的尊重,
走出国门,走向未来。








徽艺轩郑州大学路店



云岭牌宣纸注册商标



关注徽艺轩,扫二维码有惊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怎么挑选毛边纸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