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山水画赏析

发布时间:2018-08-02 00:00:00    点击:2967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画派翘首

王时敏(公元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的作品在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中国画海中是一朵瑰丽的奇葩,永不凋谢。


王时敏 江山雪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时敏 仙山楼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时敏 云山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四王中坚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


王鉴 仿赵孟頫山水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鉴 烟浮远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鉴 长松仙馆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清晖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


王翚 庐山听瀑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翚 杏花春雨江南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翚 秋影晚梧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承主流

王原祁(1642年-1715年)〔清〕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王原祁 送别诗意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 小孤山图轴 (常州市博物馆藏)


王原祁 仿吴镇山水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四王”作为一个群体,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四王”学的是宋、元、明各大家,他们把这些名家的技法融会贯通,形成各自的笔墨程式,一种成型的风格,随着岁月的增长,基本风格几乎不变,但技巧日益精深,笔法日益老练,境界也不断升华。虽然他们收到当时社会崇尚仿古的影响,不能成为现实主义画家,但他们接受并发展了古代绘画技巧的实践是成功的,并成为一代山水画的领袖,影响了近百年的山水画。“四王意识”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和地位。

从董其昌到清初“四王”,他们将笔墨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要素提炼出来,并在传统的规范中发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细微而又丰富的差别,从形式语言的高度认识了中国画的精华所在,代表了中国画家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但同时其追求形式主义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千篇一律的山水图式,“仿某某”的比比皆是,都预示着摹古派创造力的泯灭和形式发展的停滞。
“四王”在艺术传统的继承上,有僵化的风气,作品创新意识不强,给人画面样式重复的感觉,这自然与清代皇族和封建的观念保守倾向合拍。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编辑/豫皖情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文章免费读)

感谢大家对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官方微信号“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官方服务号“豫皖情文化”

地址:郑州市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往北20米路南中原古玩城二楼一排6号
电话:0371-86153260 邮箱:yuwanqing2012@126.com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网站:www.yuwanqing.net    




上一篇:【艺术大师】吴冠中笔下的船,含情脉脉
下一篇:【艺术大师】吴冠中笔下“绝美四季”,美得令人窒息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