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知识】第三章,纸盛行于世(2)

发布时间:2019-07-03 00:00:00    点击:1281   



第三章【纸盛行于世】


纸的盛行期




2.五代时歙州书画用纸的出现与再加工技术

  在造纸业空前繁荣的背景下,澄心堂纸出现了,诞生的时间大约在唐五代间。它代表新兴纸的成熟,也是中国造纸业的新里程碑。澄心堂纸的原料因产于皖南山区的歙州境内而得名,歙州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名徽州,故而澄心堂纸又称“徽纸”或歙纸。它是以楮皮为原料,辅以龙须草做工极其精湛,其质细薄光润,坚洁如玉,与邻郡池州所产池纸不相上下。五代,宣州造纸业一直长盛不衰。澄心堂纸产于皖南,虽非直接产于宣州,但宣州,徽州,池州相邻,其所生产的纸同工同艺,技术上互为影响,促使皖南造纸空前繁盛。





 《新安志》谓:“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盖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帘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续于熏笼上,周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于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据以上记载,知唐代安徽黟歙二县亦为产纸重地。《方舆胜览》:“谓出歙州绩溪界龙须山,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等名。”据《徽州府志》:“府虽贡纸,然无佳者。”至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特别设立了专门机构监造纸,将这些精品纸贮藏于南唐烈祖坐镇金陵时的晏居澄心堂中,故称“澄心堂纸”。它专为御用,选用上好材料精工制成,再因澄心堂纸藏于深宫之中,一般人很难得到,在南唐之前,李煜常用一种蜀笺纸,这种纸与薛涛笺是不同,它是西蜀当地的一种土纸,按蔡伦古法制作,因当地水质极佳,故纸质精细但李煜嫌蜀笺不能长期保存,至北宋时澄心堂纸方传于世间。后主是一位精鉴赏,擅诗词,又好书画的风雅皇帝,他曾命人在池州、歙州监造纸张,供他专用,这种纸细薄光润,坚洁如玉。纸的长度可达50尺。他还不惜重金挑选造纸高手,云集京城,开设纸坊,后来将澄心堂腾出来造纸。他每天都要到澄心堂观赏造纸的操作过程,有时索性脱去龙袍,系上围裙,同造纸工匠一起捞纸,焙纸。经反复试写、改进,使澄心堂纸成了众纸之冠。但是,史料中关于后主御制纸的记载很少,我们只能从一些诗词歌赋中涉及到,因此澄心堂纸究竟是在金陵还是在安徽制造,一直无确切证据,清代《江南通志》中谓:“南唐主好蜀纸,得蜀工,使行境内,惟六合之水与蜀同,逐于扬州(六合当时属于扬州)置务。”在当时南京的六合县曾设立纸务,而在今浮桥南一带,而《徽州府志》却认为,澄心堂纸为徽州生产,因澄心堂纸的制作原料需要用一种草,叫龙须草,这种草是澄心堂纸所必须的原料,但它仅产自绩溪县的龙须山,以上两志各执一词,那么究竟澄心堂纸产于何地,这就要从澄心堂纸的原料及原纸说起。原来在南京的澄心堂纸为半成品加工后的纸,而澄心堂纸的初始制作原料实属徽州的池、歙二郡两地制造,也就是说徽州所产的是澄心堂纸的半成品纸,即生纸或原纸。而南京产的澄心堂纸是加工后的熟纸,因此世间仅见称澄心堂纸为“歙纸”或“徽纸”。而无称“南京纸”或“金陵纸”的。据宋人蔡襄在《文房四说》中称:“李主澄心堂为第一,其为出自江南池、歙二郡,今世不复作精品。蜀笺不堪用,其余皆非佳物也。”《蜀笺纸谱》:“南唐后主造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




  澄心堂纸是纸中的珍稀品,亦是书画纸中的珍稀品,后主除自己享用外,还常常赐给大臣及御用画家。当时的大画家卫贤得到了后主赏赐的两张澄心堂纸,当场画了《盘车水磨图》和《春江钓叟图》呈于后主,后主大悦,遂在《盘车水磨图》上题词:“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以对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又在《春江钓叟图》上题:“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董源为南唐画家,曾用此纸绘制开先寺风景画,《守山阁丛书》:“李后主少时遣人于庐山精舍爽垲地,为精舍,极一时林泉之胜。既成命宫院使董源以澄心堂纸写其图来,上既即位,以精舍为开先寺,以图画赐刁衎藏于家。”以上文字并未说明澄心堂纸为后主所造,仅谓以此纸使董源作画而已。故谓庐山精舍亦非后主闲地,据陆游《南唐书·元宗记》谓:“元宗……少喜栖隐,筑馆于庐山瀑布前,盖将终焉,迫于绍袭而止”。又《舆地纪胜》:“开先寺在城西十五里,李中主所作也”。黄庭坚在《南康军开先禅院修造记》谓:“……中主,年少好文,无经世质疑,喜物外之名,问舍于五老峰下,欲蝉蜕冠冕之间,凤鸣林丘之表,有野夫献地焉,山之胜绝之处,万金买之,以为书堂……”。推野夫献地为已有国之祥,故名曰“开先”。以上证得开先寺非后主,实应为中主所创,使董源以澄心堂纸作图,理应为中主而非后主。据史载澄心堂应建于公元942年以前。按《南唐书·元宗记》:“国主迁都,遣通事舍人王守贞来劳问,南都迫隘,群下皆思归国,国主亦悔迁北望金陵,郁郁不乐。澄心堂承旨秦承裕常引屏风障之”。既然澄心堂建于中主之前,因此澄心堂亦非后主一人所为,应从中主始,可定为父子二人为之,此外还有会府纸亦为父子两代所造。至澄心堂纸用楮皮作原料后,以前常用的麻料逐渐废除。澄心堂纸在民间使用甚多,虽称谓相同,但与宫廷特制者有别,而澄心堂纸、会府纸均为再加工纸,宋代仿制更盛,在民间则遍地皆是,私家所造亦混称为澄心堂纸或会府纸。




  五代纸的再加工技术也相当发达,所出品的名纸名目极其繁多,或同为一种纸,经加工后又另定一种名称。《大清一统志》谓:“宣纸唐宋时入贡,出冰翼、凝霜等纸。”实证唐代已有宣纸之称,因产自于宣州得名。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从表面上看这种宣纸是与后来的宣纸似有不同,虽名称同,但用料、用途不类,可作为宣州当地土纸,属楮皮范围的待加工纸。这种纸送入宫廷后还需进行表面再处理,使其平滑,或染色后加蜡砑光,待成品后再另定雅名。如金榜、画心、潞王等。这些纸的半制品均产自于宣州,在民间亦称为宣纸。




  宋元后的青檀皮宣纸与传统的宣州楮皮宣纸是有质的区别,其根本因素并非原料决定改变,而在于工艺技术的深入与成熟。青檀皮造纸亦非曹大三入小岭后才始,而曹大三所造之纸当时也并未称其为宣纸,因此不能单纯以原料作为判断标准,原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假设,将来青檀树资源匮乏,或技术改进,发现了更优于青檀的原料。依然是泾县山水孕育之植物,泾县民风造就之工艺,这样造出来的纸,难道就不是宣纸而非要更改“宣纸”之名吗?




青檀树林








徽艺轩郑州大学路店




云岭牌宣纸注册商标




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得特大优惠




上一篇:【宣纸知识】第三章,纸盛行于世(1)
下一篇:【宣纸知识】第三章,纸盛行于世(3)

相关作品more+
13598825078
yuwanqing2012@126.com
www.yuwanqing.net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元村朱村组7号
皖ICP备2022008614号
友情链接: 豫皖情文化艺术 |